安全不“溺”行,守护好当“夏”

夏季高温

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悲剧

如何避免溺水?

遇到溺水如何自救和救人?

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炎炎夏日,清凉的水域吸引着孩子们嬉戏玩耍,但溺水事故也随之进入高发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共同守护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吧!

防溺水安全预防溺水的措施

如何预防孩子发生溺水事故?不小心掉进水中应当如何正确进行自救?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哪些地方是高风险地点?家长孩子都要了解!

1.保持冷静,避免慌乱

一旦落水,立即屏住呼吸,放松身体,避免挣扎消耗体力。

2.尝试漂浮等待救援

采用 “水母漂” 姿势:深吸一口气后全身放松,脸朝上漂浮在水面,手脚自然下垂,换气时抬头张嘴吸气,再慢慢呼气下沉。

3.借助水流顺势移动

若在河流中,顺着水流方向漂浮,避开漩涡和暗流,同时寻找岸边固定物或漂浮物。

4.适时呼救,保存体力

发现有人时,挥手、大声呼救,或拍打水面引起注意,但避免持续喊叫导致体力透支。

牢记防溺水“七不准”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等游泳。

7、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

哪些地方易发生溺水?

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

哪些情况容易溺水?

1.自身因素

体力不支:长时间游泳或空腹游泳,易引发抽筋、眩晕。突发疾病:水下突发低血糖、癫痫等,导致失去行动能力。情绪波动:过度兴奋、恐惧或酒后下水,判断力下降。

2.环境因素

水域复杂:暗流、漩涡、水草缠绕、水底淤泥等隐藏危险。

天气突变:暴雨、大风导致水位上涨或水温骤降。

夏季预防溺水的措施

1.经过河、湖、沟、渠、塘、井等处要谨慎慢行,经过有警示标志的危险地段加倍小心。

2.对中小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学生牢记防溺水口诀。

防溺水口诀

游泳戏水夏日到

偷偷下水不得了

擅自结伴不能保

大人陪护不能少

没有救援不要去

陌生水域不可靠

盲目施救不可取

安全嘱托别忘掉


生命只有一次

防溺刻不容缓

家长和孩子需将安全知识牢记于心

用行动为生命筑起坚实防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