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局属有关单位:
为落实好汉中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汉中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汉农发〔2025〕15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县政府有关工作安排,我局制定了《2025年城固县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抓好工作落实。
城固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3月31日
2025年城固县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市农业农村工作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聚焦提单产、突出大面积,强化工作措施、发挥主体带动,扎实推进粮油丰产关键技术落实落细,扩大推广稻油轮作“1253”模式,推动粮油作物单产大面积均衡提升,确保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增。结合城固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主线,以粮油单产大面积均衡提升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聚焦重点作物、 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主体,按照“落实丰产技术、拓展实施区域、扩大应用规模”思路,以水稻、油菜为主兼顾大豆,聚合生产要素,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协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促进粮油生产全链条发展。通过科技示范引领和主体大户带动,推广高产集成技术4.02万亩以上,力争水稻、小麦、玉米亩产提高3-6公斤,大豆、油菜亩产提高1-3公斤,全年粮食单产达到390公斤左右,粮油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技术路径
立足生产实际,突出主要作物、聚焦增加密度,因地制宜科学选配品种,合理安排茬口,优化种植制度,落实关键技术,建立与本地温光资源相匹配的周年高产高效绿色模式,实现季季高产、周年高产。
(一)水稻。大力示范推广以增加插植密度、增加基本苗、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为重点的水稻“两增一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加强高产优质多抗宜机化品种选育推广,集成推广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抢时早插、精准肥水调控、及时晒田控苗技术, 抓好“两迁”害虫、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
(二)油菜。大力示范推广以增密度,控湿害、病害、草害 为重点的油菜“一增三控332”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低芥酸低硫苷“双低”、高产高抗高含油宜机化油菜品种。集成推广轻简化直播和育苗移栽、分段收获、油菜专用缓控释肥一次性施入等关键技术,适时开展“一促四防”,抓好菌核病、菜青虫、蚜虫等病虫害防控。
(三)玉米。大力示范推广以增加播种密度、改常规施肥为配方缓控释施肥、改精耕细作为轻简化栽培为重点的玉米“两增 一稳”高产栽培技术。选育推广熟期适宜、耐密抗倒、抗病品种。 集成推广适时早播、种肥同播、配方施肥、化学除草、适时收获等关键技术。做好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大小斑病等病虫害防控。
(四)小麦。大力示范推广以增加播量、加强田管促分蘖、促苗情转化、促大穗为重点的小麦“一增三促”高产栽培技术。选用高产、高抗小麦品种,推广药剂拌种、肥水管理、适时收获等栽培技术,抓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红蜘蛛、蚜虫等防控。
(五)大豆。大力示范推广以种子包衣、多粒穴播、合理密植为重点的大豆“良种匀苗增粒”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高油、高蛋白、耐密、多抗品种,遴选推广耐荫耐密、抗倒抗杂草适宜带状复合种植品种,集成推广根瘤菌接种、病虫草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抓好豆荚螟、食心虫、点蜂缘蝽等绿色防控,综合防控大豆“症青”。
(六)马铃薯。大力示范推广以早播、强管、早收为重点的马铃薯冬早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选用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的中早熟脱毒种薯。推广冬早播、药剂拌种、增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时收获等栽培技术,推广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抓好晚疫病、蚜虫和地下害虫防控。
三、重点任务
要统筹有关资金项目,支持项目区采取集中采购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全面推行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技术支持、统一肥水管理、 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机械作业的“五统一”模式,推广高产品种、 先进农机、施药机械、节水器材和高产技术,充分发挥主体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单产提升行动向更多集成、更大规模、更好效益迈进,实现全县粮油等重点农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
(一)试点攻关创建吨粮村。按照“一村一策、一粮一策”的原则,采取市县指导细化创建方案,专家包抓推动各环节增产措施落实,力争在文川镇、龙头镇分别培育创建1个“吨粮村”。
(二)持续推广稻油轮作“1253”模式。文川镇、龙头镇要充分发挥主体带动能力较强、地理条件相对优越、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等优势,抓实服务指导,整建制推广稻油“1253”模式2万亩以上。紧扣作物高产播期和生育期,确定主推品种组合,促进水稻、油菜生产周期高效衔接,最大化利用光热资源,确保水稻、油菜单产双提高,实现效益双提升。
(三)打造“三主融合”集成技术展示田。结合区域种植特点,按照区域全覆盖、作物全覆盖、具有代表性、能较好发挥示范效应的原则,依托粮油生产应用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全县遴选创建“三主融合”高产集成技术展示田,展示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带动区域高产技术应用率整体提高。全县共打造“三主融合”展示田1.01万亩以上,原则上覆盖所有粮油主产镇(街道),推动单产提升工作拓展范围、扩大规模。
(四)培育壮大规模种植主体。依托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等项目,持续实施新型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促进粮油生产小户变大户,大户办企业,实现粮油生 产经营主体数量增长、规模扩大。支持各类种粮生产主体发展全程化、菜单式社会化服务,提高粮油生产组织化水平。推广“企 业+主体(村集体)+农户”模式,推动粮油加工企业采取合作经营、社会化服务、订单生产等方式,积极参与粮食生产,促进从事粮油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扩大种植规模, 提升联农带农能力。
(五)储备一批高产集成技术。瞄准增加密度、精细整地、 水肥高效利用、精量播种等技术集成应用,以品种农机农艺融合为目标,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种植习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开展高产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和技术储备。重点围绕玉米增密度、水稻机械化插秧、马铃薯起垄密植、油菜全程机械化、大豆匀苗增粒减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关键技术,突出区域性最优品种、最适播期播量、最佳水肥调控、最好病虫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实行联合攻关和技术集成,熟化优化细化区域主推技术,挖掘和释放增产潜力,为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提供技术保障。
四、保障要素
(一)围绕“良制”,压实各方稳粮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党政推动,促进粮食、油料大面积单产提升。全面推行“五级五田”抓粮油生产制度,建好县(镇)党委书记示范田、县(镇)长样板田、农技专家丰产田、支部书记攻坚田,在组织方式上建样板、在品种培优上树标杆、在装备提升上做示范、在实际成效上夺高产。不折不扣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耕地保护法律政策宣传,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爱护耕地、务农种粮的行动自觉。
(二)围绕“良田”,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推进“四方到场、四方签字”制度,统筹抓好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优先在具备水利灌溉条件、粮食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针对农田沟渠“缺、断、浅、堵”等问题,科学布局建设田间灌溉与排水设施,打通排灌堵点、断点,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农田防洪排洪能力。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松整地、种植绿肥等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加大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地力等级,提升产出水平。
(三)围绕“良种”,强化品种繁育推广。持续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依托县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加大推广抗病抗逆、优质专用、宜机作业的粮油新品种,为单产提升行动提供种源支撑。落实种业企业奖补办法,支持科企协同创新开展高产品种展示,为单产提升行动提供良种保障。聚焦县级发布的主推品种布局意见,引导各农资经营门店、各粮油规模经营主体扩大地区性主导品种应用面积,持续扩大优良品种种植规模。
(四)围绕“良机”,做强现代农机装备支撑。实施农机化“十百千”工程,加力引进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插秧及油菜直播、毯状苗移栽、收获等紧缺机具设备,加大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机具推广应用力度。优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建立健全“优机”遴选机制。用足用好“两新”政策,扩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加快农机装备迭代升级。加快建设区域农机服务中心,配强单产提升主力机型,引导加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提升农机作物服务能力。加强培育农机驾驶员和无人机、插秧机等各类农机操作手,积极参加全省“金牌”农机手选拔,促进全县机手队伍技能水平整体提升。引导农户适时择机精细收获,确保成熟粮油作物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五)围绕“减损”,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深入贯彻《陕 西省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若干措施》,健全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合会商机制,提早修改完善农业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加强组织应急演练,建好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伍,加强“倒春寒”、干旱、“烂场雨”、强秋淋等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和防范应对工作。密切监测重大病虫发生动态,加强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水稻“两迁”害虫、玉米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防控,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确保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落实重大灾害发生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组派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重灾区蹲点指导,促进灾后恢复,减轻灾害损失。
五、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农村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及农技推广与培训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局相关股室和局属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做好协调沟通、任务落实、进展调度、督导检查等工作,组织召开观摩会、现场会、调度会推动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地。将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纳入镇级党委和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定期开展暗访督帮和绩效评估,压实镇街责任。
(二)抓好指导服务。成立县级专家指导组,组织县、镇两级农技干部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组织开展粮油产业高素质农民培育、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培训等行动和示范观摩、技术交流、巡回指导等活动,推进关键丰产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县农技、农机单位要落实包镇包抓工作,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以粮油“百千万”示范基地为载体,开展全过程指导服务,抓好主体大户、带动千家万户,促进单产提升。
(三)用好政策支持。统筹实施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油菜扩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代种业、新型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高素质农民培育等项目,倾斜支持产粮大镇、大村和粮油生产主体发展壮大,促进粮油单产提升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加强与财政、发改等部门沟通协同,争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形成各级共同支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的工作合力。
(四)强化宣传引导。各镇(街道)要及时调度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典型培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通过制作技术画册、挂图等群众易于理解、易于传播的方式宣传推广。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努力营造推进实施粮油单产行动的良好氛围。
附件:1.县级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2.县级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专家指导组
3.城固县2025年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任务清单
4.2025年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台账
5.2025 年粮油“三主融合”丰产示范基地台账
点击下载:附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