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莲花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汛期安全教育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各行业站所(中心)、各生产经营单位:

    为切实做好我办“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范应对工作,现将《莲花街道办事处汛期群众安全教育专项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村(社区)、各行业站所(中心)、各生产经营单位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严格按要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城固县莲花街道办事处

                                                               2025年7月28日


城固县莲花街道办事处
汛期安全教育专项行动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范应对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专项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县关于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汛期灾害特点,以防为主、关口前移,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创新宣传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压实各方责任,全面深入开展汛期群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切实筑牢群测群防、全民参与的防汛安全防线。

    二、工作目标

    1、提升安全意识普及率:确保重点区域人群的汛期安全知识普及率显著提高,让群众知晓主要灾害风险及应对措施。

    2、增强避险自救能力:使群众能识别灾害征兆、主动避险转移、科学自救互救,实现“预警能识别、转移知路线、遇险懂自救”。

    3、畅通预警叫应链条:保证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户到人强化群众对预警信号的响应意识和行动自觉性。

    4、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防汛减灾的良好氛围,稳固群测群防体系。

    三、行动时间

    即日起至10月31日。

    四、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精准识别对象,明确教育重点

    1、重点区域

    (1)汉江及湑水河沿岸受洪水淹没威胁区。

    (2)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册、非在册)、风险区。

3)山洪灾害易发区(河口沟口、陡坡下河边等)。

4)城镇内涝易发点(地下空间、下穿通道、老旧小区等)。

5)在建涉水工程、涉水交通沿线。

6)水库、塘坝下游影响区。

2、重点人群

1)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危险区、低洼易区内的常住居民(特别是鳏寡独居、偏远户、吊庄户、残障人士、留守老人儿童、老弱妇幼等特殊人群)。

2)沿河、沿山居住的分散住户。

3)在校学生(中小学、幼儿园学生)。

4)涉河、涉山作业人员(施工作业、种养殖、游客、戏水、垂钓、放牧等人员)。

5)街道、村(社区)组干部、网格员、灾害信息员各单位干部职工。

(二)丰富载体形式,开展立体化宣传教育

1、传统渠道

1)“村村通”广播:高频次播放汛期安全常识、预警信号含义、避险转移路线、自救互救等知识,农家乐、民宿等单位逐户上门开展宣传,周边醒目位置张贴悬挂防汛避险宣传标语、横幅、警示牌。(文建办负责,各村居配合)

2)宣传栏/横幅/标语:在村(社区)、公路、桥梁、河道、沟道、景区景点、险工险段、涉水工地等风险隐患区周边醒目位置张贴悬挂防汛避险宣传标语、横幅、警示牌;在重点风险点加装护栏、警戒线等硬隔离措施进行管控。(各村居负责)

3)深入村落、河边、地灾点等巡回宣传相关防灾避灾知识巡回播放宣传音频。(各村居负责,音频资料由县防汛办制作)

2、面对面宣讲

1)集中教育宣传:对灾害信息员、网格员、村(社区 干部、抢险救援骨干、志愿者等人员进行专题宣传教育,提升其组织动员和应急处置能力。安消办负责

2)开展敲门行动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包保责任人等,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逐户上门“面对面”宣讲,解读风险,明确转移信号、路线和安置点。(各村居负责

3)组织院坝会在村组、社区召开小型宣讲会邀请自然资源、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专家或本地“土专家“现场讲解,答疑解惑,警示教育”。(各村居负责,安消办配合

4)广泛开展学生及家长宣传教育暑假期间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班级微信群等方式,在校期间通过班会、日常教学等方式向广大学生及家长宣传防汛避灾、防溺水等安全知识。(文建办负责,各村居配合

(三)聚焦核心内容,突出教育实效

1、灾害风险认知本地常见汛期灾害类型(内涝、滑坡)的特点、征兆(如河水浑浊、水位陡涨陡落、动物异常、山体裂缝、地声、井水异常等现象)、易发区域和时段。

2、预警信号识别:暴雨、地质灾害、山洪、洪水预警信号(蓝、黄、橙、红)的含义及应对措施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本地特有的预警信号(如敲锣、吹哨、手摇报警器等)。

3、避险转移知识

1)转移信号明确“谁发信号”(责任人)、发什么信号(方式)、信号含义(准备转移/立即转移)。

2)转移路线熟悉通往安全地带(避险安置点)的最佳、备用路线,确保标识清晰。

3)转移时机强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收到预警或发现危险征兆时,在包保责任人、网格员、邻里帮扶人或自发情况下,果断提前转移,不贪恋财物,不盲目涉水。

4)安置点信息知晓避险安置点的具体位置和管理要求。

4、自救互救技能

1)遭遇洪水如何避险(不游泳逃生、向高处转移、利用漂浮物、远离电线杆等)。

2)遭遇山洪泥石流如何避险向两侧山坡高地跑不顺着沟谷跑)。

3)遭遇滑坡崩塌如何避险(向两侧稳定区域逃离注意防范滚石)。

4)遭遇城镇内涝如何避险积水漩涡、井盖不冒险涉水,掌握车内逃生技巧和方法。

5)基本急救知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6)互帮互助特别关注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

5、物资储备引导家庭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手电筒、哨子、救生衣、救生圈、饮用水、方便食品、常用药品、重要证件复印件等)。

6、信息获取渠道:告知群众权威信息发布的官方渠道(广播、电视、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引导群众不传谣、不信谣。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各村(社区)各行业站所(中心)要充分认识汛期群众安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务求实效,力戒形式:宣传内容要通俗易懂,贴近群众、易于掌握;教育形式要注重互动性、参与性,坚决杜绝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3、及时响应,动态调整: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根据预警信息和灾害发展态势,及时调整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方式,增强针对性。

4、营造氛围,久久为功:将汛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持续用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社会氛围。

相关稿件